
小鹏放弃激光雷达反成了智驾大赢家 技术演进的胜利!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的一则回复引起了广泛关注。小鹏自动驾驶总监Candice Yuan在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提到,车企将摒弃激光雷达,转用视觉技术。马斯克对此回应了一个“笑哭”表情,显得意味深长。

目前,汽车辅助驾驶的硬件基础方案主要分为“激光雷达派”和“纯视觉派”。特斯拉坚信足够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只需依靠视觉就能实现自动驾驶,是坚定的“纯视觉派”。而大部分国产品牌则认为激光雷达识别能力更强,能够为自动驾驶决策提供更可靠的支持,因此选择“激光雷达派”。

从小鹏汽车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早期采用激光雷达还是如今转向纯视觉方案,每个决策背后都有其考量。2021年,小鹏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将激光雷达应用在量产车型P5上。然而,在去年的小鹏十周年发布会上,官方推出了AI鹰眼视觉方案,激光雷达不再是必选项。此后推出的小鹏MONA M03、P7+以及今年上市的G7、全新P7、新款G6/G9等车型均取消了激光雷达。

Candice Yuan表示,移除激光雷达是一个明确的选择,因为新AI系统基于海量数据的大语言模型打造,无法吸收激光雷达的数据。何小鹏对纯视觉方案的未来充满信心,预测到2027年时,两条路线的选择可能不再是问题。

算力是纯视觉方案实现可靠辅助驾驶的核心。小鹏P7+搭载AI鹰眼视觉智驾,拥有508TOPS算力;特斯拉HW 4.0双芯片算力为720TOPS;小鹏G7凭借三颗图灵芯片实现了2200TOPS的惊人总算力。这些高算力支持复杂任务的并行运行且互不干扰,并能持续优化AI算法。

尽管如此,激光雷达仍被许多新能源品牌视为重要组件,如鸿蒙智行、理想、蔚来、比亚迪、小米等。这些品牌在高端车型中大量应用激光雷达,以提高城区辅助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根据中国信通院的研究报告,激光雷达在极端光线环境下表现出更稳定的性能,弥补摄像头的不足,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也指出,唯有集成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三种传感器才能为辅助驱动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上游供应商也在加速推进激光雷达技术,如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的新产品,同时成本逐渐降低,使得越来越多20万元以内的新能源车配备了激光雷达。

小鹏转型并非盲目跟风,而是技术演进的结果。而“激光雷达派”的坚守则是对安全冗余的追求。未来,或许会有更多车企从“激光雷达派”转投至“纯视觉派”,但基于激光雷达的优势,两种技术方案可能会长期共存。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将是市场与技术共同筛选出的最优解,消费者将从中受益。
长胜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