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缠论体系中,主升浪的本质是趋势背驰段,即走势类型完成前的最后一次加速上涨。其 “本” 可从以下四个维度深入解析:
一、结构本质:走势必完美的终极表达根据缠中说禅的核心原理 “走势必完美”,任何级别的趋势都必须包含至少两个同级别中枢。主升浪作为趋势的背驰段,是第二个中枢之后的离开段(即缠论公式中的 “c 段”),其结构特征为:
中枢后加速:突破第二个中枢后,股价以更高斜率上涨,形成与前一中枢的 “背驰段”。例如,日线级别主升浪需包含两个 30 分钟中枢,且第二个中枢后的上涨力度明显弱于前一段。
动力学衰竭:MACD 红柱面积或黄白线高度出现递减,形成趋势背驰信号。此时市场动能虽未完全逆转,但已进入强弩之末,为主升浪终结埋下伏笔。
级别递归产物:主升浪的级别由其内部结构决定。例如,周线主升浪可能由日线级别的 “上涨 + 盘整 + 上涨” 构成,而日线主升浪又由 30 分钟走势类型递归而来。
二、动力学本质:多空博弈的临界点主升浪的形成与终结,本质上是多空力量从平衡到失衡的过程:
启动阶段:第三类买点(中枢突破后的次级别回抽不进入中枢)是主升浪的扳机。此时多方突破关键阻力位,空方防线瓦解,形成 “趋势 + 盘整” 的经典启动形态。
延续阶段:主升浪中,多方通过 “飞吻”“唇吻” 等均线形态保持进攻节奏,股价沿 5 日均线持续攀升,回调不跌破 10 日均线,体现出极强的控盘力度。
终结阶段:背驰出现标志着多方力量耗尽,空方开始反攻。此时股价虽创新高,但 MACD 指标无法同步走强,形成 “顶背离”,主升浪宣告结束。
三、哲学本质:道家思想的市场映射缠论的主升浪理论与道家哲学存在深层共鸣:
三生万物:主升浪的三段式结构(预热、加速、衰竭)对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第一个中枢是 “一”,第二个中枢是 “二”,背驰段是 “三”,最终演化出市场的万千变化。
物壮则老:主升浪的加速阶段体现 “物极必反” 的道家智慧。当股价以超过 45 度角疯狂上涨时,往往预示着趋势即将反转。
无为而治:缠论强调 “不预测、只跟随”,主升浪的操作需等待市场自然呈现买卖点,而非主观臆测。这与道家 “动善时” 的思想一脉相承。
四、实战本质:确定性机会的捕捉逻辑从交易角度看,主升浪是缠论中风险收益比最优的操作区间:
买点唯一性:第三类买点是主升浪启动的唯一安全信号。例如,周线中枢突破后,日线回抽不跌破中枢上沿,构成周线三买,此时介入的胜率超过 90%。
止损明确性:主升浪的止损位可严格设定为第三类买点的低点。若股价跌破该位置,说明趋势未启动,需立即离场。
利润最大化:主升浪的涨幅通常是趋势中最大的一段。例如,日线主升浪的涨幅可达前一中枢区间的 1.618 倍,周线主升浪则可能实现翻倍甚至更高收益。
五、误区澄清:主升浪≠直线上涨缠论的主升浪具有动态性与复杂性,需避免以下认知偏差:
形态多样性:主升浪并非必须呈现连续大阳线,也可能以 “上涨 + 盘整 + 上涨” 的方式展开。例如,日线主升浪中,每段上涨可能对应 30 分钟级别的中枢震荡。
级别联动性:主升浪的力度与持续性由多周期共振决定。若周线、日线、30 分钟同时出现背驰,主升浪可能迅速终结;反之,若多周期同向,主升浪可能延续数月。
小转大可能性:部分主升浪可能以 “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 的方式启动。例如,30 分钟背驰后,日线级别出现三买,此时需结合中枢结构综合判断。
结语缠论主升浪的 “本”,既非单纯的技术形态,也非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市场规律与交易逻辑的完美融合。其本质是趋势背驰段的结构特征、多空博弈的动力学过程、道家哲学的市场映射,以及实战操作的确定性机会的统一体。理解这一 “本”,方能在市场中 “看山还是山”,于混沌中捕捉清晰的交易信号,实现 “不测而测” 的境界。正如缠师所言:“市场的本质是资金的博弈,而缠论的价值,在于将这种博弈转化为可量化的结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长胜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